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资讯>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广东东软学院学报》2017年编委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7-04-19 19:11:38 浏览次数: 【字体:

本网讯(记者 李惠旋)4月19日上午,《广东东软学院学报——应用系统工程》编委会召开2017年度全体会议,总结学报过去的工作情况,探讨下一阶段学报的努力方向。来自学院内外的领导、专家、编委近20人参加了会议。

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高级信息分析师李浩,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部长陈锋登,佛山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钟晓庆,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总工程师段敬敏,佛山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成,佛山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毛卫东,佛山机械协会副理事长王兴波,佛山联通副总经理许荣彬,佛山电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魏晋啸,西樵供电所副所长叶华等校外编委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学院院长杨利、党委书记左斌、副院长刘春雨、陈万里,院长助理兼科研部部长李建辉,图书馆副馆长兼《广东东软学院学报》主编顾洪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刘春雨主持。

 

 

 

院长杨利博士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邀请在座专家担任本届学报编委,为学报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顾洪江主编系统介绍了《广东东软学院学报》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计划。《广东东软学院学报》备案名称为《应用系统工程》,其前身是《IT教育探索》,2009年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取得广东省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许可证。2016年,经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正式批复,《IT教育探索》获许可更名为《应用系统工程》(英文名称Applied Systems Engineering),并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同期被佛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纳入评审佛山市中级职称的学术刊物,其刊发的文章可以作为参加佛山中级职称评定的论文依据。现常设栏目有:行业动态,工程与信息技术,现代经济与管理,智能制造探索,创新创业与改革,学科建设与改革等,加大了应用技术类文章的采纳比重,贴近了佛山市企事业单位对人才与技术的实际需求。根据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的决定学报编委会随同学报改版一并进行改组,编委会将报积极吸收校外专家担任编委,逐步形成以佛山企事业单位外聘专家为主要成员的格局。经多方推荐,首届外部编委由今日与会嘉宾担任。针对目前存在的“学术性理论性有待加强、注录格式不规范、院内外影响力不大”等问题,顾洪江提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着重从“加强学报规范化建设、注重学报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提升学报在院内外的影响力、扩充发型渠道”四个方面加强建设。

 

  

 

随后,杨利院长为在座的专家颁发了本届编委聘书。

在会议的第二阶段,各编委就学报征稿组稿、编辑出版、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发行范围、提升学报在院内外的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热烈地讨论。

 

 

 

李浩建议,学报在征稿面上可以更广一些,不局限于信息技术方面,栏目设置可根据佛山产业行业的发展做一些扩充,力争将学报从市级刊物发展为省级刊物、国家级刊物;陈锋登指出,目前佛山市职称学术刊物较少,《广东东软学院学报》在电子信息类属于佛山首例,每年佛山市都有两三百人需要评电子信息类职称,对此类职称学术刊物需求很大,我院学报有机会做大做强;钟晓庆、王兴波、王志成建议,扩大《广东东软学院学报》的发行量,将学报发行到佛山市软件行业协会、佛山机械协会等相关协会的会员单位,推荐各会员单位在各自的职称评审会上作推荐;毛卫东建议,一方面积极动员各位编委所在协会的会员投稿, 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在行业内的创新内容转化为论文;陈万里认为,在现阶段《广东东软学院学报》作为中级职称刊物,社会需求最大,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坚持“内容为王”,发挥“品牌效应”;许荣彬提出,将推荐相关协会订阅《广东东软学院学报》,并提议佛山联通与我院合作开展有关职称评审的培训。

此外,各位编委围绕学报栏目设置、版面设置、获取优质稿源渠道、专家审稿流程以及稿件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经各编委推荐,由李浩、钟晓庆担任本届学报副主编。

在听取了各位编委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后,顾洪江主编表示,将认真梳理落实编委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提升学报质量和水平继续努力。杨利院长指出,学报要长足发展,必须依靠大家的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切实发挥编委作用。我院将以此次编委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提升刊物层次、扩大刊物影响,扎实稳健地向省级、国家级期刊行列迈进。

 

摄影:吴嘉怡 郭韵程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