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创业教育专家解读佛山创客之城
本网讯 6 月26 日、27 日两天,第二届广佛创客总动员在南海地铁金融城举行,来自佛山、广州、深圳以及珠三角其他地区近40 个创客在此齐聚,为市民们带来了近百款新奇有趣的智能硬件。近年来,佛山从政府到民间,创客被屡屡提及,并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紧密结合。那么它该如何与佛山制造业和产学研相衔接?就佛山建设创客之城等相关问题,珠江时报记者王晓琦采访了我院创业18mall 创始人、广东东软学院创业园总经理吴志成。
在吴志成看来,佛山要创建创客之城,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客土壤。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有良好创客生态要有几个重要组成,一是最好有成熟的大型科技企业,这样的企业有技术和人才的溢出效应,会成为创客的重要来源,同时大型企业一般都有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市场渠道,对新兴的小微企业和创客发展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很多创客和小微企业也可以成为大企业的发展体系的成员得到快速发展,被大企业并购或得到融资支持也是很好的发展途径。这方面在腾讯、华为、阿里的创业生态上得到很明显的体现。
其次还要有活跃的投资机构,创客要转化成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考虑到高新技术的高风险、轻资产特性很难得到传统金融业如银行的支持,因此需要有一批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利用其专业知识和资金能力支持创客活动产业化发展;第三地方要有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师生是创客的重要来源,高校的特性可以保持创客队伍持续保持年轻化和活力,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溢出、科研设备的开放使用都会对一个地区的创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硅谷和北京的中关村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吴志成分析,佛山已经有了美的等一批大型企业,但总体来讲大部分企业还是生产制造型的,科研开发能力不足,人员、技术溢出效应尚不明显,因此还要充分调动现有大型企业的转型升级,鼓励自主开发,鼓励企业与创客协同创新。风投方面佛山距离深圳、广州很近,可以搭建渠道引入两地的风投在本地设立办事机构,或直接进行项目对接支持创客发展。“创客活动得到很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有想法、有技术、有冲劲的年轻人,在这方面高校有独特的优势,广东省和佛山市领导都认识到高校的重要性,已经确定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成一流理工大学,但只有一家是不够的,佛山现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广东东软学院两所本科理工学院,还有几家高职院校,政府应该对这些学院都应给予支持。”另外,在场地、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各高校也应调整现有的管理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鼓励师生投入科研和创客活动,这样才能使创客队伍扩大更新。
总之,吴志成建议,佛山市政府在扶持政策、配套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中介服务、基础教育和市政配套方面都应对创新和创客活动给予支持,在舆论引导方面政府也可以发挥重用作用。他特别指出,社会整个创新环境要是对大学生投身创客活动是保持初心,即呵护大学后的乐趣和专注,不必急于求成要求过高,无论是“颠覆式创新”还是“改良型创新”,都希望整个社会能营造出好的环境让大学生朝着创客的目标一步一步走。同时创造条件让大学生之间多交流多学习,与广深等发达地区甚至国外的大学生创新团队交流,了解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经验,让创新创客在佛山这座城市“开花结果”。
吴志成强调,佛山市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城市,三十几年来一直处于发展领先位置,现在提出创客之城的概念首先是确定了城市发展路径就是以创新发展为主,避免了传统产业以扩大规模的粗放发展,这是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其次也明确了发展措施和方法,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模式,创客成为创新的动力、创新的主体。从发展趋势看,创客活动已经由最初的个人活动转向创客空间这样的创新创业集散地,现在正向创客之城这样的创新创业区域发展,因此提出创客之城是顺应了发展潮流对推动佛山打造创新创业高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