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资讯>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高小鹏教授莅临我校开展计算机组成原理专题公开课 暨系统能力培养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11-15 21:00:13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化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11月,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系统能力培养研究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小鹏教授应邀莅临我校,带来一场专题公开课,并主持了一场座谈会。活动由计算机学院主办,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学校和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及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踊跃参与,两场活动内容充实、互动热烈,取得良好成效。

单周期CPU工程化方法公开课:理论结合实践,启迪创新思维

11月12日下午,B115教室座无虚席,“单周期CPU工程化方法”专题公开课在此举行。李印杲副校长出席本次公开课。

a396bc31411d4838b2c01fe309cd66a8.png

作为北京市教学名师、计算机组成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高教授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硬件设计领域深耕多年,兼具深厚理论造诣与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课程中,高小鹏教授围绕“单周期CPU工程化方法”展开系统讲解。他以CPU设计核心逻辑为切入点,从理论架构出发,深度拆解单周期CPU设计的工程化思路。

6d0c29b02f684382b542066a232424a6.png

高教授详细阐述了指令集架构设计、数据通路构建、控制单元实现等关键技术点,通过对比不同设计方案优劣,清晰呈现单周期CPU的优化路径。他特别强调CPU设计要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开发案例,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方法,为师生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教学与科研思路。

课程结束后,高教授与学生们就CPU架构变迁、大模型时代学生核心能力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系统能力培养座谈会:明确方向,深化教改

11月13日,计算机学院在图书馆302多功能报告厅举办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座谈会。高小鹏教授,计算机学院院长罗先录以及院系领导代表、课程组教师代表参会。

768c0033241649f6b7fd71e1a8af1733.png

罗先录院长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方面建设工作。作为第一批入选系统能力试点的民办院校,学院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基础这三门课程为主线,构建从程序能力到算法能力,再到系统能力的递进式培养路径,在此基础上影响扩大到其他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试点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省一流学科、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以及学科竞赛等方面的优异成绩。

高小鹏教授围绕“系统能力的内涵与发展”作专题分享。他指出,系统能力培养应从上层应用与底层系统双路径推进,并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面对大模型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高教授强调学生需从“编码性开发”转向“系统性开发”,具备全局思维、任务分解与系统集成能力。他还以DeepSeek为例,说明系统能力在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大模型训练中的关键作用,并系统阐述了从系统能力1.0到2.0的演进。

在交流环节,多位教师就课程设置、教材建设、AI赋能教学、民办学生就业竞争力及软件工程专业发展方向等问题与高教授展开深入探讨。高教授对我校计算机学院老师的实践能力和对教学的责任态度非常赞赏,并建议加强底层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通过项目实践与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积极扩大专业影响力。

高小鹏教授此次来访,通过公开课与座谈会两种形式,为我校计算机专业师生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观点与实用的工程化方法。两场活动不仅解答了师生在专业学习与教学中的困惑,更传递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化思维,有效拓宽了师生视野,对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持续深化系统能力建设与课程改革,加强校际交流,将专家指导转化为教学与学习的动力,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6fa66aa572742a8ab6fbe5b0c7dc301.png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