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学子做跨境电商 年销售50万
本网讯(记者 一湄 罗修坤)在印加部落,有一支代号SMT的团队,听上去名不见经传,但在过去10个月间,已将40多万元的家居用品销往全球。SMT即“速卖通”的意思,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旗下面向全球市场打造的在线交易平台,被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
同学们的创业始于2015年暑假。由2014级电商专业的庄春潮、刘月明、邓嘉明、陈文良、徐懿凡同学组建的团队,所有成员都是信管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同学们利用暑假进行跨境电商市场调研,通过研究“数卖通”平台44个不同品类的成交数据,团队首先淘汰了竞争激烈的童装、女装,并初步确定小型家居类商品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是“蓝海市场”。做跨国业务,不能不考虑国际运输,因此团队最后将销售范围缩小到以“慢生活”为主的小件且易于运输的生活用品。
跨境做外国人的生意,对于这些还没毕业的学生而言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团队中邓嘉明同学已有“成熟”经验,2015年3月,邓嘉明将一个食用油瓶卖到了新加坡。为了这单生意,他从佛山跑到广州进货,再加上邮政国际小包的运费、时间成本,没挣多少钱,但是,比起挣钱,经验更为宝贵。
虽然与国内淘宝相比,跨境电商的竞争相对小一些,但要将商品从国内销往国外,挑战更多,他们面临语言障碍、运输损耗、汇率因素、“速卖通”对商家资质以及入驻费的提升等问题。对于正在读大二的同学们来说既是困难,也是挑战,更是难得的磨练。邓嘉明同学告诉记者:“运费90美元一公斤,运输时间一般20天左右,最长可能到两个月,加上60天的犹豫期,如果运输过程发生损耗,还要承担损失……”为了确保业务的顺利开展,团队5名成员已投入12万元人民币用于进货、租赁仓库、物流等费用支出。但这还远远不够,资金的短缺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个多月的发展,目前团队在“速卖通”销售的产品有400多款,预计到今年6月份,将达到1000个SKU(库存量单位)。已实现40万元人民币的营业额,近几个月,月销售额均保持在7000美元左右,照此发展,年销售额可达50万元人民币。
团队指导老师陈建松评价说:“SMT团队在运营过程中采用了马帮ERP系统,从采购到销售都有规范的流程,即使销售规模成倍增长,团队也能有条不紊地运作。团队5名核心成员按照团队管理、财务、采购、仓储、店面建设、订单管理分工合作,既是老板,也是‘店小二’,他们都是用外语实时回答各国客户的‘站内信’。”
经过分析,团队对目标客户的构成已有明确的认识,30%是“高富帅”,70%经济一般。团队深入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将家居用品打包成不同的优惠套餐,获得客户格外的青睐。墙面装饰品、厨房用品,以及男性时尚用品非常受巴西、俄罗斯、西班牙、法国、以色列等国家顾客的欢迎。
随着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一同学加入了SMT团队。5名核心成员看好团队的发展,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印加部落的创业者,跨境电商则是他们事业的良好开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