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25校友发展交流会
廿三载砥砺前行,四万余桃李芬芳。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媒体等前沿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培养了一批批扎根湾区、服务数字经济的应用型人才,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四万余名优秀人才。2025年,学校成功组建了覆盖佛山、深圳、广州、粤西、潮汕、珠海6个地方校友会,全新上线的"东软校友"小程序成为连接全球校友的数字化纽带。在此背景下,学校于2025年10月11日举办"廿三风华·新程共赴"校友发展交流会,来自广西、海南及广东省内各地的校友齐聚一堂,从思想碰撞到资源对接,开启一场全维度校友盛宴,以此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深化校企合作,共绘发展新蓝图。
"二十三载春秋,薪火相传;二十三载耕耘,硕果累累。"主持人马启皓校友的开场语道出了所有东软人的共同心声。
孙伟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应用型特色,全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他期待校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母校发展,共同书写广东东软学院更加璀璨的明天。
校友总会冯敏乾会长在致辞中详细阐述了校友会的发展理念和未来规划。她表示,校友会不仅是情感寄托的港湾,更是资源互通、事业共进的平台,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母校的深切关怀与鼎力支持。东软集团华南大区业务负责人赵刚在《共建生态智创未来——东软集团发展与校友共赢新篇章》主题分享中,详细介绍了东软集团的业务布局以及东软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就东软集团在华南的业务和东软学院的校友企业的资源对接进行了说明。
2019届网络工程专业、广东名风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张杰校友以《AI赋能企业全球化布局》为题,分享了个人从SOVO创业到跨境供应链创新的实践历程。他认为,在AI时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去拼的是产能,未来拼的是表达力和系统力"。他呼吁共建"大湾区校友产业生态",通过资源共享应对复杂国际市场。
2018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澳业人力资源(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康鑫昊校友在《大湾区人力资源业务创新与实践》分享中,讲述了自己从网络技术专业跨界到人力资源领域的创业故事。他创办的澳业人力资源公司开发了"澳业人才雷达系统"和"智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2020届软件工程专业郑耀宗校友作为广西师范大学人工智能算法在读博士,以《"跨界共生:在终身探索中创造可持续价值"》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成长路径。他表示,东软教会他的不只是代码,更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这是终身学习的底层引擎。
会上,广东东软学院李印杲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四家校友企业签署了就业育人合作协议。签约的校友企业与代表:广东乐居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李后尚、广州世代芳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佘欣耘、广州市宜梦思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标、佛山骏升纸类环保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梁铭君。
交流会后,在图书馆举办的校友企业资源对接会聚焦不同领域,开展了深入务实的业务对接。科技与人工智能专场聚焦技术合作与研发项目对接,助力校友企业与学校科研团队碰撞创新火花,推动科技成果落地湾区。我校学生虚拟孵化公司展示了创新项目,获得校友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合作意向。文化创意与数字营销专场关注新媒体、电商、品牌推广等领域的资源对接,为校友企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赋能数字时代品牌成长。人力资源与教育服务专场聚焦校友终身学习、人才服务和联合培养,让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同频,培养更贴合湾区产业的“实战型”人才。
与会部分校友还参与了正在校园举行的学校2025社团嘉年华活动,并与部分社团建立了资源对接。
未来,广东东软学院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广大校友携手并进,共同奔赴更加璀璨辉煌的未来,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