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家房客》“鸡公福”在东软学院讲述他的戏剧人生
本网讯(记者 罗修坤 蔡晓铃 余蝶妹 梁杰红)11月17日晚,著名演员林星云受我院真善美话剧社邀请,在BG06报告厅举行“戏剧人生——林星云老师艺术讲座”。林老师评价,今夜同学们的热情,是在他所有的讲座当中,第二次让他有震撼的感觉。
林老师从他曾是一个“叛逆”少年是如何与艺术结缘的话题讲起,回忆了他从事表演事业45年来的经历,流露出他对话剧表演的深深情怀。他深深感恩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每周五老师都会写一首诗给我,我用课余时间背下来,在每周五下午的4点钟,就是我林星云面对一两千人朗诵诗歌的时间,这练就了我的胆量,人越多我越兴奋”。林星云说,话剧表演的最基本功是朗读,他小学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为他的表演事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8岁的林星云下乡做知青,辛苦,寂寞,无聊,恰巧在这个时候,业余文艺宣传队选中了他,选择的理由是——他“鬼马灵精”。那时,白天工作,夜晚表演,令他的生活得到了充实,日子过得愉快。他说:“从18岁开始,我自己学写剧本,学导演,学表演……两年后,县文艺宣传队选中了我。”
对于表演,他认为任何外部动作必须由内部情绪的变化而产生,外部动作受内部情绪支配,“舞台上的表演很多都是假的,你必须靠想象,但想象要在规定情景内,根据剧本给你的内容,丰满它,一个失去想象力的人成不了演员”。如何想象,就要依据情绪记忆,依靠深刻到令自己忘不了的深刻事件的记忆,例如与好友的别离等等。
林星云在出演《外来媳妇本地郎》的“表哥炳”时,同时接演了《七十二家房客》的“鸡公福”,两个角色性格的不同在于一个乐于帮人,一个损人利己,他说:“演员一定要创造角色,同样的角色,每一个演员所塑造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
“我本人并没有像“表哥炳”那么坏,但我又要演到位,我是怎么做到的?因为我平时仔细观察各类人物”,林老师一问一答,告诉同学们,观察人物细节对于表演的重要性,“我爱看人家吵架,每一次吵架都不一样,从吵架中你可以判断他是做什么职业的,你可以分析吵架的原因,分析人物,这对于在表演时的人物塑造很有用”。
林老师说,别人的表演对自己是一面镜子,可以带来感悟。他希望更多年轻人热爱表演,热爱话剧,“学表演,除了多练,没有第二条路可选,学无止境,无他。”他希望真善美话剧社多与同行交流,将剧本不断排练,不断修改,不断提高,再搬上舞台。
在接受新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林星云说任何一个群众性的戏剧团体,都是因为喜好而相聚,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快乐。喜欢,无法解释。他希望群众性戏剧队伍越来越强大,“也许专业话剧团会灭亡,然而群众艺术的生命力会依然旺盛”,林星云期望更多后辈接过话剧表演事业的接力棒。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