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亮相文博会 “产学研一体”引热议
本网讯(记者罗修坤)5月13日上午,第十一届文博会深圳文化创意园分会场开幕,深圳文化创意园与我院在开幕式上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深圳市福田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程正华,区人大副主任李健盛,区政协副主席朱东波,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谈建中等领导同志,和园区主要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我院副院长王显卓一行,共同见证了开幕式。
王显卓副院长发表讲话,他对园区文博会分会场的开幕表达祝贺,并介绍了我院的办学情况。随后,深圳文化创意园董丹总经理与王显卓副院长进行了校企合作的签约、授牌仪式。此次校企合作签约,标志着深圳文化创意园与我院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意园将提供学生实习和科研设计成果转化基地,为创意产业引进新鲜血液,我院提供定向培育及市场课题的专家意见,产学研一体,共同打造众创空间。
此届文博会深圳文化创意园分会场推出了创业联盟系列”和“创意展示系列”两大系列专题活动,此外还有创意设计作品展、3D立体影像技术展示、“一带一路”文化体验展等,数千名观众、游客参加了各项活动。其中青春创意设计作品展展示的是我院2015届数艺系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质量获得了观众们的肯定。
当天下午,文博会之“产学研一体打造众创空间”研讨会举行,我院副院长王显卓率领多位系部负责人参会,与深圳文化创意园总经理董丹以及创意园内多间公司的负责人,就产学研融合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
董丹女士首先发言,引导“学院派”与“产业派”就“创客”的定位展开讨论,她提出问题,“什么是创客,创意园与‘孵化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我院高等教育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乃莹博士认为,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充满创意而且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而创客空间既可以是一个园区,也可以是企业内部一个用于交流与探讨的场所,它们为创客们提供了头脑风暴的环境,创客带着可以被“市场化”的创意,为所在公司创造价值,或者通过“孵化器”孕育成为一家企业。
我院团委书记伍嘉华则将共青团对于青年创业的相关精神带到会场,她说国家之所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由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所决定,国家鼓励优秀的同学们创业,给予条件支持,鼓励他们把想法变为现实,创客空间可以让有想法的人汇聚到一起,形成圈子,营造氛围。
我院数艺系主任闫远兆列举了众多数艺系的真实案例,说明创意对于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佛山有一些三来一补企业本来不需要创意,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于这些缺乏创新的企业造成了致命影响,在那时有一家企业通过与数艺系合作举办‘煲煲设计大赛’寻找设计创意,从而获得了转型的机遇。缺乏创意可能让企业岌岌可危,小小的创意也可以令一家公司起死回生”,闫主任说道。他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参与点评数艺系学生的作品,使同学们的创意更具可行性,促使同学们的作业升华为作品,发展成为产品以及商品,甚至还将完善当商品完成使命,成为废品后的处理方案,构建学生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王显卓副院长评价数艺系学生的许多作品都有市场化的价值,他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集合大众的想法,并最终落实到“人”身上,我院将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与发展潮流相当契合,他说:“最近这几年,每一年都会听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创业引领就业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又一个角度。”
深圳特区报主编刘桂瑶非常赞赏我院数艺系学生的设计作品,她用“惊喜”形容作品带给她的感受,她说学生的作品充满了无限可能,当场盛邀我院数艺系的老师们担任该报创意园版面的撰稿人。
我院数艺系党总支书记许锋表示赞同大家的看法,他认为学生的作品都很有创意,但光有创意还不够,深圳文化创意园在过去八年多时间里孵化了三家上市公司,具有强大的“孵化”实力,希望校企双方可以强强联手,迈出实质性前进的步伐。
最后,董丹评价深圳文化创意园与我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是社会各界通力推动的“联姻”,她认为创客空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产学研的转化问题,而此次研讨会的贡献就在于搭建“学院派”与“产业派”的沟通桥梁,“企业需要创意和想法,而学校也想了解用人单位的想法与需求”,她希望更多东软学子到深圳文化创意园展现才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