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鲍十做客东软,讲述“我”崇敬的作家
本网讯 (记者 陈亨彦) “独立的思考成就独立的人格魅力,不为意识所左右,用自身行动诠释文学内涵,方为大师所为。更是阅读学习的良师益友。”11月4日,BG06报告厅,著名作家鲍十如数家珍地为同学们讲述中国现代文学、墨西哥文学、前苏联文学、美国文学作家群中他所崇敬的作家。
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风?鲍十老师一开场,便以作家的风骨为话题,以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洛神的萧红为例,为同学们讲述关于作家个性的故事。
生于旧中国的萧红,是民国时期的四大才女,也是最为悲情的奇女子。萧红在国难时期,曾以笔为枪,以文字为子弹,用行动支持了红色革命。在她的一生中,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追求文学和思想的自由,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随后,鲍老师则通过俄国文豪索尔仁尼琴的作品细节,及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对比,向同学们讲述了作品细节和作品意识的关系。讲到动情处,鲍十老师情不自禁地复述着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与同学们一起“脑补”名家笔下流淌的生活画卷。
鲍老师从作家的风骨,到作家的独立思考,整场讲座无不充满文人的智慧。以至陈万里副院长为之所动,激昂上台,用自己的文学经历,向同学们强调文字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多多听取讲座。
鲍十老师是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原著作者,现为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2009年鲍老师曾来到学院第19期CXO大讲堂现场担任演讲嘉宾。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现场学生就网络文学、创作瓶颈、中国文学现状等与鲍老师展开对话,鲍老师对于网络文学的思考,更是独具一格。他认为,网络文学有好的作品也有十分不好的作品,整体上的网络文学,存在着语言粗糙,缺乏创造,缺乏文字教义的问题,而在不好的作品充斥网络的今天,同学们更是需要仔细选择。
参与交流的同学均获得了鲍老师的新著《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鲍老师更是以苍劲有力的笔锋,为同学们签名赠书,以回应东软学子的热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