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良君博士:碎片化与重构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本网讯(记者 罗修坤 钟晓婷 邓紫莹)10月22日下午,诙谐幽默的万良君博士在F218报告厅与各系部的同学们分享他对互联网时代的看法。院长杨利,党委书记左斌,副院长刘春雨,以及各系部负责人和三百多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万博士认为,我们处于一个有别于以往的特别时代——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都时时刻刻与互联网存在联系。互联网时代应有与该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一种有别于工业时代、农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碎片化与重构正是与互联网思维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
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目前存在非常大的争议,面对存在争议万博士认为应秉持这样的观念,互联网思维尚处婴儿期,存在各种不同的解释,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应该包容认可或者批判互联网思维的不同声音,并且更真地听取不同意见,这些声音正是奠定成熟的、稳定的互联网思维理论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条件。

“社会进入了碎片化,存在不和谐是碎片化的一种典型生态”,万博士说。积极关注碎片化与重构,是互联网思维的赞同者和质疑者的共同点,区别在于赞同者挖掘碎片化与重构的进步意义,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而质疑者则关注碎片化与重构可能给人们带来的误导和伤害。
从字面上理解,碎片化与重构即是把一个完整的事物打碎成零散的部分,重新组织构建成新的事物。然而真正内涵在于打破一元化推动多元化,打破固化推动创新,打破完整关注局部,打破经典、权威、传统、成见,解放思想,这是碎片化最深刻的本质。
互联网推动碎片化。互联网的传播碎片化、受众碎片化、内容碎片化、传播时态碎片化颠覆了传统媒体业。碎片化导致媒体多元化,传播新闻的载体变了,门户网站乃至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媒体都可以传播资讯,互联网面前读者可能是任何人,资讯容量无限扩大,而读者的阅读时间也碎片化了。
传播的碎片化带来了知识信息的碎片化,知识信息碎片化带来了知识运用的碎片化——知识的运用比拥有更重要。通过灵活运用碎片化的知识解决碎片化式的现实问题,从而带来了创新的碎片化,各种创新的想法一下子涌现出来,创新碎片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新鲜事物的涌现多到让人目不暇接,社会变化之快,达到指数级。
传播碎片化导致知识碎片化,知识碎片化最终导致了社会出现指数级变化,这对教育事业是个挑战——如何才能培训适应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应届毕业生跟不上企业需求,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还需学习更多知识技能才能做好工作,这是普遍现象,万博士认为应该用互联网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
“知识碎片化造成学校教育跟不上发展变化的需求,那么我们的教育能不能也是碎片化式的,我们的学习能不能也是碎片化式的?”万博士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例,说明与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网络平台模糊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概念,并且得到使用者的赞同,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任何人通过网络媒介就可能成为指导任何人的“老师”。万博士说:“教育者要有颠覆性思维。教育者能不能变成与学生共同的体验者,共同的感悟者,积极参与到觉悟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碎片化与重构互为表里,所有的重构都具有碎片化的特征。重构无时无刻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不小心我们就参与了重构。小米的大量消费者参与了“生产”,参与手机的功能的“设计”,这是互联网思维的共同特征——把消费者变成使用者,打破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消费者们“设计”了小米手机的功能,手机出厂时应附带的软件,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万博士随手拈来,列举很多实例,手机App“今日头条”是典型的碎片化与重构,“今日头条”本身不“生产”新闻却深深影响着新闻媒体行业。App“嘀嘀打车”重构了交通行业,重构了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商业关系。携程网重构了旅客和酒店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
重构推动“跨界”,“不想当裁缝的司机不是好厨子,讲的是时代变了,要学会跨界”,万博士举例,眼镜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技术进步,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发展推动生物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这是跨界的进步。马云进军物流业的“菜鸟计划”,马化腾计划推出“腾讯Wi-Fi”,这是跨界重构,重构了商业游戏。

万良君博士的博学,旁征博引的讲学方式赢得师生的阵阵掌声。万博士现任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高级顾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项目评审入库专家、北京市科委项目评审入库专家。80年代,在国防科大计算机系工作,是国家重点工程“银河一”亿次巨型计算机和“银河二”十亿次并行计算机主要研制者。90年代以来,参与创建多家高科技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CTO等职。先后受聘为新太、紫光、赛尔、慧点等多家公司的高级顾问,对公司和重大项目的发展战略、创新策划、经营管理、研发规划等进行总体指导。

万博士爱好诗词歌赋,在讲座最后他“碎片化”了《蒹葭》,重构出讲座主题——碎片化与重构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勉励同学们跟随时代趋势,做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万博士告诉本报记者:“面对互联网时代,同学们要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跳出传统思维,打破禁锢,提出真理,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式。知识碎片化简单的说,就是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你会慢慢感受到其实原本看似不相关的东西都可以串联起来。”

摄影:罗修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