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资讯>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三千毕业生逛校内人才集市 “订单培养”凸显就业优势

发布时间:2013-11-13 18:32:18 浏览次数: 【字体:

  本网讯(记者 一湄)吕碧桢是2014届计算机系数据库专业应届毕业生,目前在海南某信息公司担任网络安全工程师,属于与黑客斗智斗勇的红客。作为我院大学生创业中心强网科技虚拟公司的CEO,他大二时一举摘下2012年第七届“东软杯”高校网络攻防大赛冠军桂冠,被这家公司当场相中提前“预订”,上演了一段“以赛促聘”的佳话。

  11月13日,2014届毕业生(秋季)供需见面洽谈会在体育馆举行,共有243家单位到场,涉及IT、泛IT、金融、传媒、电子、房地产、能源等行业,4000多个岗位包括研发、设计、技术、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销售、财务等。像吕碧桢这样已找到理想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

 

体育场内外却人潮涌动。 摄影 施国强

  2013年被媒体称为最难就业季,而我院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77%。为了做好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保持高就业率,让学生享受“毕业包分配”的“待遇”,从今年9月开学至今,学院已为2014届毕业生举办了15场专场招聘会,毕马威公司旗下的全球商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上海惠普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花旗软件、汇丰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通过前期校园宣讲会已与300余名毕业生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同学们手持简历,满怀着对未来工作的憧憬。 (摄影  罗修坤)

  我院2014届毕业生人数2867人,是历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届。毕业生所学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管理与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商务英语、商务日语等。

 

呼朋引伴,“组团”面试。 (摄影 罗修坤)

  首届“家业长青班”应届毕业生也来到现场,他们大都是家族企业的第二代“传人”,现在面临接班和创业的两难选择。“创业班”班长、CEO卢振国同学表示,对于这次招聘会,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家里是做工程的,作为长子的他毕业后想先在外面闯荡一下,做一名培训师,多学些知识,这对他以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同是创业班的钟华光同学坦言,想先从事销售类工作,积累一定资金和经验后去创业,4到5年内要奋斗出属于一片自己的天地。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在整个创业班占大多数,他们当初报创业班时,想的是毕业后能帮父母打理企业,但通过三年的学习,决定先锻炼后自主创业,不躺在父母的功劳薄上享受。

 

现场进行的校企业合签约仪式。  (摄影 飚点摄影社 孔炜文 陈俊宇)

  现场进行的校企业合签约仪式也是本次招聘会的一大亮点。有些用人单位还在现场设置了面试程序,通过面试有许多毕业生在洽谈会上就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当场签订实习协议。

  近年,毕马威、塔塔、汇丰、IBM、东芝、用友软件、埃森哲、本田汽车、高木汽车、金蝶软件、简柏特等世界500强企业与学院开展长期合作,与部分名企直接采用企业定制培养班的模式共同培养,如同埃森哲合作的软件助理工程师的定制培养班,已有37名同学入职就业;近日大连惠普已经考核确定31名同学到企业定制培养一年,毕业后直接入职惠普公司。定制班所有专业均实行大小课、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学院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创新性地采用了“基于网络的校外实习教学及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各种问题。每年毕业生顶岗实习率100%。目前,本届毕业生已有百余名同学通过定制班成为以上名企的正式职员。

  院长杨利博士说:“广东东软学院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锐,保持与技术的同步,不断加强全球化学习,高举技术教育大旗,通过持续的创新创造了学生的价值,也创造高职教育本身的价值。广东东软学院在华南地区逐步树立了高品位、专业化IT高职院校的形象,‘学IT,上东软’在业内形成一定的品牌共识。”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