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谈心艺术 赋能学生成长
为更好地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教师谈心谈话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发挥素质教师、学业导师在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和守护者作用,我校于11月25日在BG06报告厅开展了“谈心谈话技巧”专题讲座。本次培训特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学兰教授担任主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全校素质教师及学业导师共同参与。

刘学兰,心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本科高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等。

讲座伊始,刘学兰教授援引《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的数据,强调了当前青年群体心理健康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为素质教师与学业导师明确了工作的价值与责任。
随后,讲座内容围绕两大核心板块展开:
一是助人自助:掌握核心疏导技巧。刘教授详细讲解了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负面情绪,介绍了“接纳情绪法”“合理宣泄法”“积极暗示法”等实用方法,强调理解与陪伴远胜于说教。在引导学生建立理性认知方面,她剖析了“过分概括化”“绝对化要求”等非理性思维的特点,并指导运用“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帮助学生构建更健康的认知模式。
二是谈话的艺术:成为更好的倾听者。刘教授重点传授了辅导性谈话的关键技巧,包括通过“积极倾听”表达尊重,运用“情感反应”技术来共情,以及使用“开放式提问”“具体化”等方法深入理解问题根源。她特别指出,避免使用“为什么不”以及“空对空”谈话的提问方式,多采用“如何”“什么”等开放式问题以及具体化技术,能更有效地开启对话。
讲座尾声,刘学兰教授通过两段模拟谈话视频,组织素质教师开展实操辨析。视频分别呈现了传统说教式与共情引导式两种谈话方式,现场教师积极参与互动,在对比中深化了对“情感反应”“开放式提问”等技巧的理解。这一环节将整场培训推向高潮,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本次讲座内容系统、案例生动,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扎实可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支持。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持续推进“强师赋能,育心树人”系列培训,共同构建更支持性、更温暖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