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动态>详细内容

教学动态

赋能教师成长 深耕思政教学——我院举办2025年度课程思政联合备课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要求,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教师精准把握课程思政核心要义、提升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我院于 2025 年 10 月 22 日下午组织开展省级课程思政申报及案例设计经验分享会。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张爽主持,特邀三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分享嘉宾 —— 其中,何明慧老师为 “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主持人,拥有成熟的课程思政设计与申报经验;陆冰琳老师深耕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多年,在课程思政案例开发与微课制作方面成果显著;姚蒙蒙老师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从事思政理论研究与课程思政指导工作,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跨学科指导能力。学院相关教师全程参与,共探成长路径。

何明慧老师以其主持的“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为实践样本,依托 TOPCARES 教育教学理念,系统拆解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五位一体的思政设计框架。这一框架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政教学设计范式,助力教师突破思政教学难点,实现从“懂理论”到“会设计”的成长跨越。何明慧老师特别强调,课程思政并非“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从“思政痛点”切入。例如,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中“缺乏认知、缺乏数据分析能力、缺乏AI工具使用”等问题,深入挖掘背后的思政痛点,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会学以致用、缺乏学科前沿的前瞻性思维”等。根据不同的痛点,引入不同的解决途径,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她还分享了“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思政路径。她将自身参与的佛山社科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乡村振兴。在讲解数据分析方法时,结合乡村电商发展的实际数据,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这种融合方式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也提升了教师的育人综合能力。

966878e7dc664f16bd9c9360009092b2.png

陆冰琳老师结合《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思政案例申报的亲身经历,聚焦教师在实操中常遇的“难点”、“堵点”,提供了具体化、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在申报材料准备方面,陆冰琳老师重点分享了三类核心材料的优化技巧。对于教学视频,她推荐使用“万彩动画大师”等工具进行微课录制,这些工具整体操作较为简单和易上手,即使是没有太多视频制作经验的教师也能快速掌握。在教学课件与视频转化方面,她强调需平衡“信息密度”与“视觉效果”。例如,“课件的动画演示”需要更细化,将抽象的思政元素具象化,同时避免文字过多、画面杂乱。她以自己制作的课件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美的动画和简洁的文字,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教学中。对于教学设计,陆冰琳老师建议采用“问题导向 + 解决方案 + 教学效果”的结构,用数据说话,增强申报材料的说服力。她分享了自己在“校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创新大赛”中如何对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呈现方式进行修改与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她的课程思政案例在各类评比中脱颖而出,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e6d254748415456a8672635e4df792eb.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姚蒙蒙老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课程思政理论指导与跨学科融合提出了独到见解,为教师厘清了课程思政的“核心逻辑”。她指出,课程思政的根本是“回归专业课程本身”,而非“另起炉灶”,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全流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她结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案例,提出“跨学科思政元素挖掘”的思路。例如,大数据专业可结合“网络空间主权”“数据安全法”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电子商务专业可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经营”的重要性,或数商兴农与电商运营结合,让学生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通过这些跨学科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5b3e6d23cf4e402991e37f8de11febd7.png

在答疑环节,姚蒙蒙老师针对教师提出的“如何避免思政教学‘形式化’”、“不同专业如何差异化设计思政内容”等问题,逐一给出解答。她强调,避免形式化的关键是“立足学生需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进行差异化设计。例如,对于理工科专业,可以结合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创新意识;对于文科专业,可以结合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担当。她结合典型案例,从专业视角精准解答教师困惑,提出兼具创新性与实操性的建议,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的思政教学认知,为长期成长奠定基础。

此次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三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和深入交流,我院的教师们对课程思政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院的教师们将以此次分享会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将课程思政理念更好地融入专业教学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学院也将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