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交流会共谋未来
2023年11月23日下午,根据集团要求,为更好地推动专委会本年度后续工作稳步开展,由本月度轮值负责人我校计算机学院李晶副院长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三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交流会。同时参与会议的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任长宁副院长,成都东软学院张翀副主任,以及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工程教学部毕晓琳部长和对本次会议内容感兴趣的我校计算机学院几位任课老师。
本次会议讨论内容结合了最新的TOPCARES培养指标体系,聚焦TOPCARES方法学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就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研讨。同时也对于一流专业的建设经验,教育教学改革系列专题培训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交流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任长宁老师分享了产业趋势调研成果。结合大连、上海、北京企业的需求得出了一个共识:产业需要更多面向国际、注重基础知识、有明确技术要求的软件工程人才。为迎合这一趋势,任长宁老师认为未来应加强开源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设立开源专题课程,构建开源软件生态,以满足产业对开源人才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成都东软学院张翀老师强调了软件工程专业全面培养的目标。张翀老师明确表示,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具备现代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同时具备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然而,在这一探讨中也提到了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特定应用领域的结合、专业规范中建议的核心课程未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较为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各校代表们展开了讨论,强调了加强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必要性。
我校计算机学院李晶老师分享了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经验。通过以往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将五新内容融入方案,以适应当前行业发展趋势。李晶老师强调了校企合作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此外,与会代表们不仅深入研讨了三校软件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探讨了与国际间的合作机会。
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毕晓琳老师代表软件工程国际合作分享人才培养方案,在会上强调国际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科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同时,毕晓琳老师还强调了合作项目对于提升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这次交流会为三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促进了各校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代表们根据各校软件工程专业的现状以及未来课程培养的侧重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各校代表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通过本次交流会可以发现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实际应用与理论结合,借助校企合作,共同推动软件工程专业朝着更加符合产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就业需求的方向迈进。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交流活动,共同为软件工程专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