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质量发布>详细内容

质量发布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评教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0日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评教分析报告

根据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的工作安排,学院于2017年6月12日-16日全院本专科学生对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网上评价,现将学生评价结果分析汇总如下:

  1. 基本情况

此次评教以本学期有上课任务教师为评价对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参与评价(14级专科毕业生、校外实习学生、留学生班除外)。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5个方面,共12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采用五点法进行测量,对应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5个选项。本学期应参评学生人数6971人,实际有效参评人数为6335人,参评率为90.87%。评价系统(丛师教学管理系统)统计数据时自动删除了上下各占5%的最高分、最低分数据,评价人数少于20人(部分小型授课班除外)以及上课周数少于4周的课程也删除,最终形成了232位任课教师的评教成绩。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采用分析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相关性分析,对评教数据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

  1. 主要分析结论摘要

2.1本学期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普遍满意,与前三年学生评价结果一致。

2.2教师在短期内教学水平差异不大,以3年为一周期,教学水平逐步提升。40岁是我院教师业务水平成熟的标志及分水岭,在40岁后若能提高职称级别,则教学质量会上升,若不能则下降。

2.3学生评教与督导评教没有相关性,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学生和督导可从不同维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好坏做出一致的评价。

  1. 分析过程

3.1评教结果分项统计

本学期参评教师评教成绩最高分为93.95分,最低分为74.32分,90分以上的教师35名,占参评教师比例15.09%,全院平均分为87.56分,从评教结果看,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普遍满意。各系部学生评教情况见表1。从各系部学生评教统计中可以看出,平均分居前三的教学单位为日语系(90.49)、英语系(88.49)、商务管理系(87.53)。

 

表1 各系部学生评教成绩统计表

系部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85以下

85~90

90以上

合计

国际合作部

92.96

82.13

86.98

3

4

3

10

基础教学部

91.09

81.36

87.06

2

17

2

21

计算机系

91.97

74.32

87.30

10

37

9

56

日语系

93.95

87.82

90.49

0

3

4

7

商务管理系

93.44

80.57

87.53

6

30

4

40

数字艺术系

92.94

76.78

87.20

8

21

3

32

思政部

92.01

81.50

86.88

2

10

2

14

信息管理与工程系

90.27

80.47

86.14

6

10

1

17

英语系

92.62

81.04

88.49

2

26

7

35

全院

93.95

74.32

87.56

39

158

35

232

 

 

 

3.2与以往学生评教的对比

本学期采用5点量表进行评级,即对每个评价项目采用五点法进行测量,对应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5个选项,与以往的4点法相比(选项为A、B、C、D),符合态度测量量表的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项目的判断更准确,有效性更高,但同时会引起总体评分下降(见图3)。因采用了不同的测评方法,为保证各学期评价纵向对比是有意义的,首先需要对本学期评价数据与以往各学期评价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配对卡方检验)。截取76名教师近7个学期的学生评教数据,用本学期(16-17-2)评教数据与前6个学期评教平均值进行比较。检验结果显示本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与以往没有差异,即采用5点量表与4点量表对同一批教师进行测量差别不大。从配对检验中也可知道教师在短期之内(6~7个学期内)教学水平差别不大,相对稳定。

 

表2卡方检验

 

df

渐进 Sig. (双侧)

Pearson 卡方

152.000a

151

0.4619

似然比

210.7167

151

0.0010

线性和线性组合

79.1680

1

0.0000

有效案例中的 N

152

   

Pearson 卡方值为152.000,P=0.4619>0.05,按 α=0.05水准,两组数据无差异。

 

 

 

表3 各系部近7个学期学生评教均值

系部

13-14-2

学期

14-15-1

学期

14-15-2

学期

15-16-1

学期

15-16-2

学期

16-17-1

学期

16-17-2

学期

国际合作部

93.87

93.58

95.75

95.20

93.86

93.21

86.98

基础教学部

91.47

91.86

90.95

92.82

90.82

90.17

87.06

计算机系

91.65

92.84

92.99

92.72

91.92

90.96

87.30

日语系

91.92

93.60

91.45

92.47

92.44

92.34

90.49

数字艺术系

94.04

95.30

93.91

94.60

93.79

92.90

87.20

思政部

93.43

94.02

92.39

93.18

91.06

90.53

86.88

信管系

92.55

93.71

91.79

93.21

92.90

91.18

86.83

英语系

94.20

94.52

93.71

94.55

94.29

93.04

88.49

全院平均

92.89

93.68

92.87

93.59

92.64

91.79

87.65

注*此处为方便对比,16-17-2学期将商务管理系及信息管理与工程系合并为信管系进行计算,此处算出的16-17-2学期全院平均值与表1中的平均值有微小差别。

 

前6个学期采用4点量表,评价等级为A、B、C、D,对应分值比例为100%、80%、60%、40%,学生评教平均分在90分以上,即总体评价在A与B之间,本学期(16-17-2)采用5点量表,评价等级为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一般)、D(不太同意)、E(完全不同意)对应权重为100%、80%、70%、60%、50%,学生最终评教平均分为87.65,总体评价在A与B之间,综上可知近三年来,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普遍满意。

3.3对本学期(16-17-2)评教数据的进一步分析

3.3.1年龄对比

年龄对比发现以下规律:年龄每增加3岁,学生评教成绩有差异(图4),且在40岁以前呈现递增趋势。

 

表4 年龄对比(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方法)

(I) 年龄分类

均值

(J) 年龄分类

均值差 (I-J)

标准误

P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35

87.30

35~37

-1.00538

.62135

.107

-2.2310

.2203

38~40

-1.38953

.73798

.041

-2.8453

.0662

>40

.22028

.50260

.662

-.7711

1.2117

35~37

88.30

<35

1.00538

.62135

.107

-.2203

2.2310

38~40

-.38415

.81900

.640

-1.9997

1.2314

>40

1.22566*

.61543

.048

.0117

2.4396

38~40

88.76

<35

1.38953

.73798

.041

-.0662

2.8453

35~37

.38415

.81900

.640

-1.2314

1.9997

>40

1.60981*

.73300

.029

.1639

3.0557

>40

87.08

<35

-.22028

.50260

.662

-1.2117

.7711

35~37

-1.22566*

.61543

.048

-2.4396

-.0117

38~40

-1.60981*

.73300

.029

-3.0557

-.1639

注*显著性P<0.05则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否则无差异,下同。

 

图4 各年龄段评分差别

 

3.3.2年龄对讲师评教的影响

讲师在40岁之前各年龄段评教成绩呈递增趋势,到40岁之后明显存在差异,且均值下降(表5)。40岁以后讲师评教成绩均值为86.76分,比各年龄段副教授成绩均值要低。各年龄段副教授评教成绩无差别,且成绩较为稳定(表6)。综合表5及表6可知40岁是我院教师业务水平成熟的标志及分水岭,在40岁后若能提高职称级别,则教学质量会上升,若不能则下降。

 

表5 各年龄段讲师对比(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方法)

(I) 年龄

均值

(J) 年龄

均值差 (I-J)

标准误

P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35

87.26

35~37

-.89750

.80616

.268

-2.4963

.7013

38~40

-1.81533

.92113

.051

-3.6422

.0115

>40

.49778

.79305

.532

-1.0751

2.0706

35~37

88.15

<35

.89750

.80616

.268

-.7013

2.4963

38~40

-.91783

.92113

.321

-2.7447

.9090

>40

1.39528

.79305

.081

-.1776

2.9681

38~40

89.08

<35

1.81533

.92113

.051

-.0115

3.6422

35~37

.91783

.92113

.321

-.9090

2.7447

>40

2.31311*

.90968

.012

.5090

4.1172

>40

86.76

<35

-.49778

.79305

.532

-2.0706

1.0751

35~37

-1.39528

.79305

.081

-2.9681

.1776

38~40

-2.31311*

.90968

.012

-4.1172

-.5090

 

 

 

表6各年龄段副教授对比(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方法)

(I) 年龄

均值

(J) 年龄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40

88.63

40~50

1.48202

1.71354

.395

-2.0471

5.0111

51~60

.33125

1.78728

.854

-3.3497

4.0122

>60

.90059

1.71354

.604

-2.6285

4.4297

40~50

87.14

<40

-1.48202

1.71354

.395

-5.0111

2.0471

51~60

-1.15077

1.43702

.431

-4.1104

1.8088

>60

-.58143

1.34421

.669

-3.3499

2.1870

51~60

88.29

<40

-.33125

1.78728

.854

-4.0122

3.3497

40~50

1.15077

1.43702

.431

-1.8088

4.1104

>60

.56934

1.43702

.695

-2.3903

3.5289

>60

87.73

<40

-.90059

1.71354

.604

-4.4297

2.6285

40~50

.58143

1.34421

.669

-2.1870

3.3499

51~60

-.56934

1.43702

.695

-3.5289

2.3903

 

3.3.3学生评教与督导评教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我院校级教学督导本学期督导听课评价记录,评价项目共15项,比较全面详细,评价对象为132教师。

 

表7 学生评教与督导评教相关性(Pearson 相关性分析)

 

督导评教

学生评教

督导评教

Pearson 相关性

1

-.041

P显著性(双侧)

 

.646

N

131

131

学生评教

Pearson 相关性

-.041

1

P显著性(双侧)

.646

 

N

131

232

 

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评教与督导评教之间相关性不高(相关系数-0.041),另两者对教师课堂质量评价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0.646>0.05)。也就是说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学生与“散点式”听课的教学督导,对教师上课质量评价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这两个维度对教师教学质量好坏可做出一致的评判。

  1. 建议与对策

4.1提高师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重视教师对评教工作的参与度,增强学生评教的真实性和积极性,合理分析和有效利用学生评教结果,真正做到以评促教。

4.2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要求,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上分析提示,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与教师年龄呈正相关,即需要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因此需要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制订青年教师的听课制度、青年教师竞赛制度、职业能力提升制度等,使他们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4.3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职称级别,特别是在40岁后,鼓励其获得副高以上职称,以提高其教学质量。

4.4继续执行督导督查与听课制度。学生在评价自己课堂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有较高的感受度,而对教学目标、授课内容等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其评价未必客观。督导在这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应将两者的评价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