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详细内容

理论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8日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充分肯定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这类学校办本科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办学基础相对薄弱; 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地处非省会城市,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不畅,缺乏人才吸引力。多数地区高校数量少,只有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可用教育资源过少且渠道单一,无形中增加了办学成本。同时,这些院校基本上由专科升格而成,且在升格中部分高校还合并了中等学校或成人专科学校,起点低,专科痕迹重,面临着专科向本科、单科向多科、学术向应用转型等复杂任务。这些都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必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有些是主观困惑,有些则是客观条件的困难。具体到人才培养中,突出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重学轻术传统理念之间的矛盾

多数新建院校办学定位比较准确,办学思路比较清晰,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以及本地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因此,普遍定位于服务地方( 行业) ,培养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部门需求的“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坚持质量立校和人才强校的宗旨,充分依靠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升本机遇,转变思想观念,努力促进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成为地方( 行业)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办学中,新建本科院校还主动担负传承、弘扬和创新地方文化的重任,致力于成为地域文学艺术创作、文化科技、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在地域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掘、整理、传播、传承、创新、弘扬和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重学轻术的传统理念依然占有很大市场,一时难以得到根本扭转,甚至成为新建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阻力。一些地方和高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把地方性与低层次、应用型与低水平机械地等同起来,认为突出地方性就是自我限制,强化应用型就是自甘堕落,使得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尚停留在文本层面,表面化、形式化和空泛化现象明显,办学宗旨尚未成为教职工普遍性共识,没有真正变为指导全校工作的基本思想。在具体定位上存在着攀高求全追大心态,不断追求提升办学层次,期望早日争得硕士点,由“学院”升格至“大学”,甚至要办研究型大学; 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发展,有的学校打乱课程体系,提出要为学生考研让路,把考研率等同于学术高质量,等等。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型教师队伍之间的矛盾

新建本科院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升入本科以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教师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也不断优化。据2010年相关数据统计,170 所新建本科院校专任教师总数约为10.3 万人,校均612人,生师比平均为19.18: 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5.7 万人,占总数55%以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32.7%,这些数据均接近或超过教育部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规定的相应标准。学校加强了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重视学术、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培育,教师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总体上看,新建院校教师数量少,生师比率远远超过老本科院校,也普遍低于教育部本科办学条件标准18: 1 的规定。尤其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新建院校年龄结构呈现两极化特征,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比例过大,有的学校35 岁以下青年教师超过教师总数65%。教师队伍来源单一,98%以上教师从校门到校门,只有少数教师从企业、行业或其他事业单位转入到大学,这种师资结构属于典型的学术型、学科型和知识型人才结构,与学校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发展目标定位严重不符。即使学校采取了培训等措施,教师队伍中有生产、管理和社会实践背景的比例均不超过10%,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缺乏,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无法落实。

(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科型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原材料,课程的性质与结构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然要求应用型课程体系与之对应和匹配。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和实践中,已经开始注意到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地方性和应用性问题,力争主动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并以此需要适当调整不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突出应用导向、地方导向和实用导向。有资料表明,新建本科院校至少有1 /3 的专业是出于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而增设的,带有明显的地方化倾向,课程中也加入了地方需要的内容。这种改变无疑提高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针对性,初步显示了办学的特色化追求。但是,这还只能看作是有益的尝试,尚未成为广泛而深入的实践。

现实问题表现在: 一是课程和内容呈现典型的学科和学术结构,部分课程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整合不够,对企业、行业缺少调查和了解,不能把新知识、新成果以及职业上的新要求及时吸收到教学中来; 二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较为传统,未能很好地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分析与把握不够,未能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实验课程建设相对滞后,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偏低。有资料显示,新建本科院校理论型知识课程占80%以上,实践应用型课程不足20%,有的甚至低于15%,与国家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距离。

( 四)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传统知识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开放、多元的知识生产方式,不仅要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更要学习生产实践知识,并在实践中学、在“做”中学。

从我们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新建本科院校在改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最重要一点,就是重视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注重校地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积极探索具有个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在积极寻求与政府、企业、行业及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或者实习实践基地,对在校生进行实习实践训练。产学合作教育有多种形式,如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 行业) 为主的模式,“定向培养模式”、“分段培养模式”、“整体合作模式”,等等。

目前,产学合作教育虽然有进展,但广度和深度还很差,多数合作流于表面形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知识生产方式的改造触动不大,新建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仍然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室,仍然局限于教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单一线性状况。改革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

轻应用、重学校轻社会的现象依然任重道远。

( 五)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评价机制之间的矛盾

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定位,需要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机制作为保证。换言之,学校的政策和评价机制,应有利于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化和环境、氛围,有利于巩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新建院校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必须承认,传统的学术导向和评价机制根深蒂固,与新型目标定位相偏离。学校的许多政策和评价机制重学轻术,如在评价学校发展时,强调的是是否获得研究生授权、是否引进名家学者、是否在国家基金课题和奖项上取得零突破;在进行教师职称评定或业务水平评价时,过分强调学术研究成果、学术著作等级或获奖级别;在学校内部资金分配中,那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新专业常被忽视,而那些社会需要量已经饱和、但基础较强的传统学科专业却得到大力支持;在教师引进中,过于强调高学历、高学位,忽视教师实践背景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成才评价中,重视知识掌握数量与系统性,忽视技能和实践能力习得与运用,甚至把考研率作为学生成才和教学水平高低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克服矛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上述五大矛盾是联结一体、互为掣肘的。新建本科院校要顺利实现转型,必须克服和解决这五大矛盾。在五大矛盾中,观念是先导,教师是关键,这两个问题具有优先性,如果得到很好解决,传统的课程体系、知识生产方式和评价机制也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时,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将由集体性共识真正转化为集体性行动。

( 一) 坚定走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之路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学校应该突出办学的多样化,不同层次类型高校要科学把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握高等教育整体形势,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因校制宜,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意识,更加主动地面向和服务于地方( 行业) 需要,把“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使命,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建设和调整要结合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以本地区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为服务面向,发挥学校原有的办学优势,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 要遵循本科教学规律,立足应用型本科教育,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之路,一心一意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避免盲目攀大求全和升格,努力成为所在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 二) 着力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

新建本科院校要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生师比、教学能力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注重师资来源的多元化,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特别是要把相当数量的业界权威人士充实进教师队伍。同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快政策和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促进教师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和保障体系,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育理论、教学方式方法等教学业务培训,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把教师进修、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工作纳入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条件。重视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集中培训和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等方式,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要围绕“创业创新有平台、学术发展有方向、专业能力有特长、教学环节有特色”的要求,进一步制定教师发展计划,对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指导,打造双能( 素、师) 型结构和多元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队伍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加快个人发展转型,努力适应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需要。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聘请业界高素质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真正创新地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职业素能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大胆借鉴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性的经验和成果,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样性、多元化、个性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构架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敢于打破传统“三段式”、“两条线”框架,实践三段相融合、两线融一线,体现学以致用,优化理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要将行业技术发展、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实际工程案例、执业能力标准等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倡导“做中学,动中学”,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在强化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四) 全面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子系统各方利益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通过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随动,建立和完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合作教育的深度和合作教育水平。加强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训练。充分发挥产学合作教育的作用,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五) 确立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方式

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机制,树立以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评价观,并将这种新的评价观贯穿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之中。看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管理水平高低、学校领导办学水平高低、教师教学工作水平高低、学生学习效果好坏,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达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有助于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发展和成长,是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同时,要树立新型的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评价方式,还要改变封闭的学校评价、单纯的知识评价、单边的教师评价模式,引入社会用人部门的评价。强化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广泛收集方方面面信息,特别关注用人单位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对学校的评价,把评价结果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 六) 切实强化政府责任

办好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要落实《纲要》中关于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指导”思想,均衡资源配置,强化分类支持,鼓励各类学校办出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投入、政策扶持和资源支持,确保生均预算教育事业费按有关标准足额及时拨付。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推进产学合作中的桥梁作用,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协调,形成校地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市属新建本科院校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适当扩大教师编制额度,要破除体制障碍和制度障碍,在高校对工程技术人才调动、引进上提供必要支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