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25系列活动——观影疗心
电影疗法(Cinema Therapy)又叫电影治疗,兴起于21世纪初,是一种通过观看与自我心理问题相关的电影来缓解其心理困扰的治疗手段,可应用于个体,也可应用于团体。
心理学家贝尔尼·弗德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为病人治疗的实践与经验创立了电影疗法。他认为,利用一切合理手段来寻找适合患者的影片是电影疗法的关键之处。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为来访者的心理治疗和个人成长带来强大的助推力,电影疗法在缓解个体情绪困扰、降低个体抑郁水平、提高个体自尊、促进个体自我认知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
通过电影与来访者的内心建立连接,当电影中的情节与观影者内心相符时,个体便会产生共鸣而受到启发,使自身的认知空间得以拓展。毕竟,当个体处于负性情绪中时,较容易出现认知狭窄现象,看不到有效的正性信息,也关注不到自身积极的优势资源,只有跳脱出来,才能打破这种循环,观影便是很好的一种渠道。通过观看电影中的相关情节,个体能联系到自身的实际问题,更好地领悟自身,从而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因此,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缓解同学们因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 广东东软心理健教育与咨询中心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开展“观影疗心”——5·25心理电影展映活动,通过观影的方式疗愈同学们的身心,有效构建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网。
本次观影疗心活动将展映三种不同类型的影片,同学们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进行观影报名。
一、2021《你好,李焕英》
该片讲述了2001年的某天,刚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贾玲 饰)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她却因母亲突遭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在贾晓玲情绪崩溃的状态下,竟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并与年轻的母亲李焕英(张小斐 饰)相遇,二人形影不离,宛如闺蜜。与此同时,也结识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晓玲以为来到了这片“广阔天地”,她可以凭借自己超前的思维,让母亲“大有作为”,但结果却让晓玲感到意外......
二、2016《摔跤吧,爸爸》
该片讲述了曾经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十分遗憾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便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结果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取名吉塔(法缇玛·萨那·纱卡 Fatima Sana Shaikh 饰)和巴比塔(桑亚·玛荷塔 Sanya Malhotra 饰)。让马哈维亚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姑娘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够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赛场上,为了国家和她们自己赢得荣誉。
就这样,在马哈维亚的指导下,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两人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在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将面对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
三、2004《放牛班的春天》
该片讲述了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热拉尔·朱尼奥 饰)到了一间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弗朗索瓦·贝莱昂 饰)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让-巴蒂斯特·莫尼耶 饰)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却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