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2025]13号:关于组织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的通知
各学院:
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根据《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预通知》,教务部现组织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别设置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新教师等领域设8个大组,其中第1-6组按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18个小组(小组数量视申报情况调整);第7组(产教融合组)和第8组(新教师组)不分组别。
第1组为新工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2组为新医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3组为新农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4组为新文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5组为基础课程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6组为课程思政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7组为产教融合组(不分组别);
第8组为新教师组(不分组别)。
二、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
报名第1-7组主讲教师须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应为列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须包含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其中产教融合组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
第8组新教师赛道: 2023年1月1日后入职的教师,以个人形式参赛。
(二)名额分配
要求各学院依照下表名额限额推荐,鼓励各学院推荐教授参赛,其中计算机学院、信工学院、商管学院、数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应重点推荐正高级教师参赛。
学院 | 第1-7组 | 第8组 |
计算机学院 | 4 | 1 |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 3 | 1 |
商务管理学院 | 3 | 1 |
数字媒体与设计学院 | 3 | 1 |
外国语学院 | 3 | 1 |
基础教学院 | 2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1 |
国际教育学院 | 1 | 1 |
创新创业学院/SOVO | 1 | 1 |
健康医疗科技学院(筹) | 1 | 1 |
三、比赛流程及材料要求
(一)比赛流程
比赛包括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阶段。评审标准见附件2。
1. 网络评审
各学院推荐参加校赛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等材料以学院为单位发至教务部常东超处,由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根据网络评审结果择优进入现场评审。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占总成绩20%,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占总成绩的40%。
2. 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以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为主。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资料。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10分钟。教学创新设计汇报占总成绩的40%。
(二)参赛教师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书。详见附件3。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5。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校赛课堂实录视频学生可不出镜或以录屏形式呈现。
参赛教师在提交的相关视频及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不得泄露学校名称和教师姓名。
五、具体事项
(一)学院推荐
为保证参赛质量,本次比赛需先经过学院评审才能向学校推荐,推荐时要注明学院评审结果,评审形式及评委组成由各学院自行确定。
(二)截止时间
材料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3月7日
以学院为单位,将汇总表及参赛材料(申报书、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课程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发至wuzihan@nuit.edu.cn,参赛材料文件夹命名为:“组别+(正高/副高/中级)+姓名”。
(三)奖项设置
根据省厅分配名额及参赛数量设置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奖教师推荐参加省赛。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武子涵
联系方式:8523(内线)
联系邮箱:wuzihan@nuit.edu.cn
附件:
附件1.关于举办第五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预备通知.pdf
附件4.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docx
附件5.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标准.docx
附件6.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参赛教师汇总表.xlsx
广东东软学院教务部
2025年2月19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