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愿景
构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研发人才、“人工智能+X”复合应用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质量提升
天玑计划(七个一)
一个中心: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一系列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验室/实践基地/产业学院
一批专业布点:本科专业点/硕博士点
一个专家组织: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笔支持资金:“天机计划”专项奖补
一个系列资源:课程/教材/算力/大模型
一个学院:国家人工智能学院
主要目标
建设目标(到2030年)
1.省级以上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
2.省级以上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10)
3.省级以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0)
4.省级以上校企联合实验室(+20)
5.省级以上科产教融合实验教学基地(+25)
6.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规模(+50%)
7.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博士点(+15)
任务举措
1. 加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
专业布点
人工智能+专业方向
微专业
2. 拓展人工智能教育资源
课程建设
数字教材
智算平台
3. 全面革新教育教学模式
师生机协同
AI助数
AI学伴
个性化学习
4.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实验室
实践基地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5. 开展高水平师资培育
跨主体团队
校企双聘
师资培训
6. 促进智能教学评价改革
数据中台
实时监测
智能诊断
7. 加强智能教育交流合作
港澳联合培养
工程教育认证
标准建设
8. 强化人工智能伦理教育
数据安全
知识产权
伦理规范
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成立领导小组
建设研究中心
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
2. 人才引育
支持“一人一策”
鼓励整迁落地
增设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3. 政策支持
“天玑计划”奖补
“冲补强”支持
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
4. 总结推广
定期评估总结
成果优先推荐
加强交流研讨
未来
全面落实《方案》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天玑计划”,为广东打造全国智能算力枢纽及场景应用示范高地,积极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